基础兽医学

发布时间:2015-04-1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一、学科性质

    基础兽医学属于生命学科,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药物的作用机理与新兽药开发、兽药残留检测等应用基础研究学科,本学科的发展将促进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乃至畜牧学等相关应用研究学科水平的提高,更好地诊断和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河北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学科于2003年被批准为基础兽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相关方向硕士研究生,已有128人取得硕士学位,其中16人被评为学校优秀硕士毕业生,现有再读博士10人,在读硕士37人。目前本专业设有畜禽疫病发生机制与防控、细胞生物学与分子免疫学、新兽药研发与残留控制三个研究方向,师资和技术力量雄厚,高级职称教师占85%以上,其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先后有9名骨干教师到日本名屋大学、日本岡山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美国马凯特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等国外名牌大学攻读学位或进修与合作研究,提高了业务水平与整体实力。先后得到国家、省部委资助项目70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本研究方向的研究水平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

二、学科发展方向与定位

    通过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加强科研工作、建设重点学科,提升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整体实力。学科研究方向特色进一步彰显,学科平台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科队伍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增强,达到省一流学科的总体水平。

    1.学科基地建设

    强化实验室建设,使仪器设备得到有效的更新和增加,进行实验室整合,构建人材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平台。建设猪、牛羊和鸡病病理诊断中心和新兽药开发与药残检测中心,为将我省由畜牧大省建成畜牧强省服务。

    2.加强科学研究

    通过科研条件的改善和科研工作的加强,争取到更多的科研项目,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科研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教学工作。

    动物性产品化学有害物质、兽药、添加剂等残留物的检测方法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对那些严重影响动物性食品质量的重大动物疫病研究,为食品卫生监督和动物性食品质量的源头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学科队伍建设

    有计划选拔一批有基础、有能力并且年富力强、肯干的学术骨干,去国内外知名同类高校进修或进行合作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我院做学术报告,并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本专业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增加科研实力。

    坚持定期学术活动,创造更加浓厚与和谐的学术气氛,促进科研工作。

    鼓励未获得博士学位青年教师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科实力。

    4.人才培养

    通过基础兽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我校动物医学、动物医学(中兽医)、动物药学、造物科学、畜牧兽医、兽药生产与营销、制药工程、动植物检疫等各专科专业教学水平提高和实践技能训练以及兽医学、畜牧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

    5.社会服务

    本学科研究团队和学科平台可直接向行业和社会开放、服务。依托猪、牛羊和鸡病病理诊断中心和新兽药开发与药残检测中心,为将我省畜业发展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服务。

    6. 在学科管理体制建设

    深化学科管理体制的改革,指导学科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学科自我发展。通过学科建设,改善我院教学、科研和对社会服务的条件,从而大力提高我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对畜牧兽医人才的培养,为畜牧业输送合格的人才,保障我省畜牧兽医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畜禽疫病发病机制、防控措施、新兽药开发与残留检测,以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同时有效提升我校在全国的影响力。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